在政策层面上,各级政府渔业主管部门都将该模式作为渔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农增收点培育,以财政专项资金扶持一批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它们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开展该模式的研发、试验和示范,总结产品标准,推广养殖技术和操作规范,以品牌为先导,运用公司+渔农户这一产业化模式带动更多的渔农群众户发展鱼菜共生。新型水肥一体化在商言商,要让鱼菜共生这一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到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需要政府尤其是渔业主管部门、水产技术推广机构,按照一主多元模式,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力量聚焦在渔业产业化龙头上,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该模式的推广。
鱼菜共生有三种不同的养殖模式:深水养殖(DWC),营养膜技术(NFT)和培养基床。在DWC系统中,将农作物种植在漂浮在富含营养的水之上的泡沫筏中,并在固体废物到达植物之前将其过滤掉。新型水肥一体化使用NFT,缓慢移动的水会汇入狭窄的通道,然后循环回到鱼缸。过滤设备用于清理生物废物中的水,然后将其再循环。水肥一体化技术DWC和NFT通常在商业环境中使用。培养基床只是装满多孔岩石(通常是粘土颗粒)的容器,鱼缸中的水被泵入容器中。可以连续抽水,也可以通过注满水和排干容器来抽水。泄洪方法(也称为潮起潮落)易于维护。
鱼菜共生系统的初学者,一般难以控制水的质量,养鱼容易死,因为很多鱼菜共生的初学者不懂分辨鱼菜系统的各种参数,而根据不同参数饲养不同的鱼似乎也很难。因此,我们建议,鱼菜系统初学者可以饲养红色罗非鱼。新型水肥一体化其体色纯红,型似真鲷,体腔无黑膜,肉质鲜嫩,且生长快,产量高,效益好。红色罗非鱼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除了可以食用外,由于其体色鲜艳,也很具观赏性。养殖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特别是在夏天,鱼菜系统放置于阳台或楼顶,水温容易升高,红色罗非鱼耐高温,耐低氧。
氮素主要以硝酸盐的形式供应给水培植物,通过细菌硝化作用从鱼类废物的氨转化而来。 其他一些营养物质溶解在鱼废弃物中的水中,但大多数营养物质仍处于植物无法获得的固态。 固体鱼废物被异养细菌分解; 这一行动将必需的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中。 新型水肥一体化确保植物不遭受缺陷的好方法是保持好的水体pH值(6-7)并为鱼类提供平衡和完整的食物,并利用饲料比率来平衡鱼类对植物的摄食量。水肥一体化技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平衡的水培养系统也可能缺乏某些营养素,常见的是铁钾或钙。这些营养素的缺乏是鱼饲料成分的结果。
1、持续高的效率。鱼菜共生系统始终处于运转过程中,生产过程不会中断,所以系统会源源不断地生产鱼和蔬菜。同时,兼有生态饮食服务,科普宣传活动,是一种高的效率的生产模式。所以鱼不仅不会吃掉菜,反而会更高的效率;新型水肥一体化2、节约能源;3、高品质产出。通过对鱼菜共生系统产出能力的分析,可以看到在鱼菜共生系统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一点肥料与农药,鱼和菜的生长是依赖系统中不断流动的水。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保证鱼和菜的高品质。在追求食品安全与绿色 GDP 的现代社会,这种可以自给自足的系统,的确是一种非常值得大力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生产模式。